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师永生 陈如华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越来越受到施工企业的关注,其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及成本诸方面影响显著,同时标准化现场成果及创建成果能有力提升企业的信用和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施工企业应量体裁衣,不断推进。 [关键词]:现场 标准化 竞争力
1、前言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起建企实现新签合同总额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建筑业正步入下行通道。面对经济下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利润越来越少,想要在低利润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企业对项目的管理,尤其是现场的管理需进一步提升,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获取较大利润。 2、推行现场管理标准化的意义 现场管理标准化就是将现场管理的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规范化,包括施工现场布置规范化、管理制度化、人员配备标准化、安全生产规范化、质量工序样板化等。推行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化对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安全保障、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等方面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详见图1。 2.1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程序化,模糊的问题具体化,分散的问题集成化,成功的方法重复化,实现工程建设各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整体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又好又快实施大规模建设任务提供保障。通过总结项目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有利于不断丰富和创新项目管理方法和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对项目管理经验在最大范围内的复制和推广,可以搭建起项目管理的ERP共享平台。通过在每个管理模块内制定相对固定统一的现场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标准、现场管理规范和过程控制要求等,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管理资源,减少管理成本。 2.2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采用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化将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将样板领路制、挂牌制落到实处。在主要分部分项施工前,进行样板展示,对员工按实体样板进行交底,员工看得见、摸得着,从直观上展示质量要求,使得工程质量达到合同约定要求。 2.3有利于提升安全保障。通过对项目管理中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行预前规划和防控,可以有效减少各种风险,避免重蹈覆辙。施工现场实行管理标准化,让企业能够集中安全生产中好的做法,并形成统一的安全技术标准、统一的安全设施采购、统一的安全设施检测、统一的安全维护要求,并在各项目中进行推广,可提升安全保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4有利于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对于脚手架的搭设方式、搭设要求,安全网的颜色、钢管的颜色均有自己的要求,对于现场道路的设计、门头的设计、临时设施的要求、安全通道的规格等均有统一的规范,减少设计成本,有统一的logo、施工现场CI标准,能从外观上展示企业的形象,有利于提高文明施工的水平。 2.5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业主越来越注重企业的信用和形象,标准化的现场成果和创建成果可以为企业得到额外的加分,从而提升企业的信用和形象,就会在招投标市场中占得先机。 3、现场管理标准化 体系及要求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一项长期与持久的工作,企业要不断提炼工程施工中的成功做法、现场实验和试点,并变成文字材料与图形标识,逐步进行标准化的建立、实施、完善、改进,且在实践中进行动态优化。建立现场管理标准化并持续推行应当做到,建立体系、思想重视、设定原则、组织保证、技术保证、经济保证等。 3.1建立健全现场管理标准化体系,体系详见图2。 3.2设定好原则,标准化要便于工作、要有先进性和前瞻性,要将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企业形象等内容揉合到一起,要体现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相统一的原则。 3.3思想上重视。将现场标准化管理上升到企业转型升级的高度来抓,企业领导层要从目前建筑业发展的形势认识到承接工程项目的竞争中,价格不是唯一的要素。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招标文件一般规定,商务报价只是一个方面,类似工程的业绩、施工组织设计、过往工程业绩、企业创优成果也是评标的重要内容。因此,思想上的重视是这项工作的前提,并要将其纳入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内容中去,用文件进行约束。 3.4组织上保证。建立以公司总经理为负责人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为现场标准化实施的具体责任人,并在项目部成立标准化管理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3.5技术上保证。要想推行项目管理标准化,需要制定管理标准。目前对于现场管理标准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管理能力来制定自己的标准。比如在文明施工方面,现场洒水是用自动喷淋系统,还是使用洒水车;施工电梯临时防护使用管理现场搭设,还是使用企业统一定型化制作的防护门;工人考勤系统采用工长记工制,还是使用门禁刷卡系统等,这些均要根据企业的技术能力及地方的要求来确定。 3.6经济上保证。实行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就由不得项目现场人员自作主张、能省则省,需要保证投入强度,要按企业制定的标准规范来完成现场管理工作。在工作的前期可能会增费用的支出,但是随着管理的深入,管理终究会产生效益。因此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化,经济是重要保障。同时,标准化管理与项目部人员的切身利益也要紧密挂钩,要制定标准化管理奖惩办法,实行项目部人员安全抵押基金制度,定期考核兑现,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全面推进。 4、现场管理标准化的内容 4.1管理制度标准化。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管理的综合性、规范性文件。重点从综合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计划合同、财务管理等方面,对项目经理部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明确和规范。 4.2人员配备标准化。严格执行工程投标文件与合同,并结合工程专业类别,配备、配足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明确项目经理部的部门职责、人员配备标准。 4.3过程控制标准化。要将现场管理标准化理念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使每项管理和作业环节形成明确、规范的管理标准并严格遵照执行,使现场管理的全过程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这可以从项目开工所具备的手续、前期预算及报表、施工组织设计、应急预案、作业计划、采购计划、招标计划、进度计划、创新计划、过程检验计划、验收计划等方面做统筹安排,并做好相应的评定计划。 4.4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我们建筑施工企业的主战场,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有效场所。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因此需要量化目标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制定科学的操作规程、坚持安全检查、重视安全检查整改、正确的处理事故、建立安全奖惩制度,以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 4.5质量管理标准化。质量是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质量创优已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众多的招标文件中,对工程获奖成果,一般会设定一个分值,这个分值对于整个投标来说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创优。 5、现场管理标准化在项目中的实施 5.1严格规范、规程要求,不断形成企业标准,推陈出新。工程所属项目部办公场所配备主要的施工规范和企业标准,并可随时查阅。从集团公司创办至今,我们已经形成了企业级验收、检查标准60多部,从而为现场管理标准化垫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给项目公司下达科技创新指标,从而为新的标准的出台不断积累经验和素材。 5.2创优计划的确定。按照业主合同的约定结合企业自身创优的需要,确定工程实际质量目标、创优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安全目标等,并制定实施细则。从工程合同签订后即确定目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一直以此为目标而努力。 5.3样板领路制度。该制度一直是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所推崇的做法。在施工现场的适当区域,将柱梁墙板、楼梯、电梯井等从模板制作、钢筋绑扎、砼浇筑等主体结构工艺进行展示;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即可进行砌体、构造柱、墙柱节连接节点、墙梁连接节点、门窗洞口留设等节点做法进行展示;在装饰前进行墙面基层处理、界面处理、底层抹灰、面层抹灰、抗裂网格布、保温等做法的展示;屋面可进行基层处理、找坡层、保温层、钢筋网片、透气层及屋面泛水节点做点的展示。通过一系列样板展示,做到实体的交底。对于企业来说,形成一系列的样板制度,对提高工程质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4实行检验、检查制度及检验程序。以自检、互检、交接检为基础,结合采取各项目之间的互检以及集团公司的巡检,并制定严格的奖优罚劣制度,从经济上给予激励。 5.5严格奖罚制度。在重点环节管理上实行“一票否决权”,以保证管理的权威性。还可以结合工程的实际,从目标管理、宣传教育、实施步骤、措施与对策、奖罚办法、阶段总结等方面制定详细计划。 5.6.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及班前交底制度。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技术交底是必备的程序,而对于班前交底,时间虽短,但效果非常明显。采取在每日重点工序或新开工序的班组上班前,在讲堂花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交底,从质量及安全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实际操作工作能对某工序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安全事项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工人也会觉得该企业对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无形之中也会增加工作的责任心。 5.7鼓励创新。要充分发挥一线工人的智慧,引导新施工方法的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挖掘,形成作业指导书或企业级工法,建立工程专项奖励基金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成效,奖励对工程作出贡献的人员。 6、现场管理标准化实施效果 近几年,我公司通过工程部、质安部、成本部、合约部、研发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了生产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分级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管理、内部质量信誉评价管理;安全质量管理;验工计价、预算成本管理;科技攻关、科技创新管理、节能减排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标准。根据项目的特殊性组建工作组、技术服务组进驻现场,深入一线进行指导服务,解决难题。从2006年始,我公司逐步在10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工程、5万平方米以上公建项目开展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安全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有了长足的进步;项目工期可控、成本管理初见成效;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成效显著。至目前,我们已经在全部所属项目中实施现场标准化的管理。通过开展项目管理督察、专项检查和安全质量大检查督促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有效实施。 7、结束语 施工现场标准化是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根本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要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也是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的窗口,是社会认识、了解企业最直接、最形象的地方。现场管理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就是企业在社会形象中最直接的名片,现场管理标准化是提升建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施工企业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的标准化水平,不断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才不会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