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期刊
        协会期刊
 

 

 
协会期刊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期刊
 
我的奶奶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0日 信息来源:扬州市装饰行业协会

                                         扬州日模邗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凡尘
    在央视《朗读者》一期节目中,徐静蕾为奶奶朗读了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听哭了董卿,最感同身受的大概就是被奶奶带大的孩子了吧。
    虽然我的奶奶已永远的离我而去了,但时常在梦中我仍与奶奶相见,仿佛奶奶还活在人世,活在我的身边。每当从梦中醒来我都庆幸:在梦里,奶奶的音容笑貌、神情举止还是如此的亲切和熟悉,没有天人两隔的恐惧,没有无法触及的违和……奶奶最后的几年与爸妈生活在外地,我们晚辈也是每逢假期才能见到奶奶,聚少离多的日子让每一次见面变得那么的短暂和珍贵,每一次的见面都会感觉奶奶比上一次又老了许多,行动也比当初在老家时越加迟缓,身体比以前又差了一点。奶奶在世的时候,我偶尔会梦见她老人家,那时的梦和现在的梦,没有太大的不同,奶奶还是一样的安详随和,不同的只是再见亦是永远,爸爸从此失去了他的妈妈,我再也无法在最平常的假期看到奶奶了,心中的落寞,大概只能以梦慰藉,寄托哀思。
    记忆中奶奶精神矍铄,我上小学每逢下雪下雨奶奶送饭去学校给我,吃着热乎的饭菜觉得特别幸福;记忆中奶奶养鸡养鸭养鹅,小时候家里母鸡孵小鸡类似这些高难度的事情奶奶都会,放了学我们孙辈就围着草窝里的小鸡争先恐后的看,撒米喂食忍不住时就会摸一摸毛绒绒可爱的小鸡仔们,奶奶就会在一旁叮嘱着:当心老母鸡护小鸡啄到你们了,我们眼看老母鸡下蹲着腿竖起浑身的鸡毛摆出要与我们决斗的架势,奶奶会及时地“轰”走老母鸡,生怕我们这帮小鬼头被它唬人的架势吓到,被它锋利的鸡喙伤到;记忆中十岁以前的每年年夜饭奶奶亲自操办的情景,而当我二十岁时候奶奶已不能亲力亲为,更多时候需要靠我们帮扶着……
    自1997年爷爷去世后,奶奶便和我们一家生活在一起,从前的奶奶喜欢干农活,失去老伴后的她越发的不可收拾,也喜欢喊我们孙辈帮着她一起干。无忧无虑学生时代的我,那时候一放学回家,吃完奶奶忙活的饭菜就会帮奶奶扛起农具下地,点豆子、掰玉米、建垄种菜、播种除草、起苗插秧也都参与过,傍晚时分菜园子里的菜要浇水、施肥类似的小事也都操刀过,感觉那个时候奶奶总是没得闲,自诩还是孩子的我干累了、闲烦了也会抱怨,嚷嚷着回家,扔下手中未完之事到一旁去玩耍。那时候不明白奶奶为什么能够像机器人一样顶着一头白发,精力旺盛的样子,重复手中分苗插土的动作,留下身后一垄绿色……奶奶对她一生的务农“事业”乐此不疲,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只有懒人没有懒地”。那时的我烂漫天真还妄图把奶奶叫停陪我一起玩才好,用其他的事情分散她的注意力“奶奶休息下,喝口水,累坏了身体您可不值,今天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嘛”,这些都是我惯用的伎俩,我的美其名曰未得到奶奶的回应,奶奶依然像上了发条似的,执着着手中的未完之事。当时我不明白奶奶干活为什么喊我们,为什么非要披星戴月地忙完才回家?明天再来不行吗?我哪里知道刚种上的青苗需要及时灌溉的道理,仿佛奶奶用她的后半生都在浇灌着我们孙辈一样……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岁月是多么的青涩懵懂,奶奶她活了96岁,一辈子务农没有因为干农活而累坏了身体,而我小小年纪却因为没有定性,怕干活偷懒找诸多借口。文盲的奶奶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有始有终,今日事今日毕,生命不止农耕不辍,什么叫做时不我待,珍惜时光……奶奶陪伴了我整个的孩提和读书时光,然而时间一去不复返,如今我已长大结婚生子而奶奶已不在人世,回忆往惜岁月再没了苦累抱怨,只叹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奶奶是一位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老人了,记忆里平凡的小事,总有那么几件终身难忘,在她那里虽没有给我锦衣玉食,没有给我鲲鹏之志,却用守护伴我一岁岁的成长。现而今的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渐渐明白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无言的教育。尊老爱幼平凡至此,简单至此……
    奶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也是为人称道的女汉子。年轻时候的她,听爸爸讲是一个身体瘦弱的小女人,但拉扯叔伯兄弟四个的重任全在她一人身上,爷爷在外务工,里里外外全靠奶奶一人勤俭持家,省吃俭用供四个儿子读书上学成人成才,名副其实的顶梁担当,老了还不能享福还要负责同我一般大小的孙辈们的起居饮食;奶奶是从旧时期走来的裹脚女人,但她却走出了属于自己别样的人生道路;奶奶大字不识却读懂了最复杂的人生之书,在家人和邻里眼里的她,属老一辈中最通晓事理的人,邻里亲之敬之恶人畏之;奶奶用智慧头脑和三寸小脚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虽不识字但却有着读书人的涵养,每当回忆陈年旧事时奶奶言语里不免带着自豪与骄傲;奶奶喜欢看扬剧,平时要是哪家有个红白喜事搭戏台,她就招呼上了年纪的婆子们浩浩荡荡地去看场好戏,茶余饭后哼上一曲别有滋味;奶奶记忆力好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我小的时候她就把以前爷爷年轻时讲给她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奶奶乐善好施是位虔诚的信佛之人,平日里说话和气,很少见她脸红脖子粗,十里八乡的乡亲有个难事都愿意找她帮忙;奶奶年轻时候当过生产队队长,以前日子苦没饭吃的时候再屋漏偏逢连夜雨遇上自然灾害,大冬天零下几十度在冰水里淘已被淘了几遍的藕地,为了待哺的孩子已忘了饥寒交迫,到家才发现腿上每根汗毛都淌着血,要知道不这么活着就等着饿死;奶奶也响应过人多力量大的号召挑过江堤,农业社里干活绝对是把好手,男人们都望尘莫及,走过吃“观音土”的年代到后来日子好过点有红薯充饥,熬到分田到户再跨越新世纪,一路走来风尘仆仆,含辛茹苦,与党同龄,见证了中国变迁;奶奶身上自带一种力量,天灾面前自力更生,计划经济亦能勤俭持家,凝聚一身的优良传统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就是最好的家风,好的家风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我们的家风虽无形但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也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
    奶奶是家里最受尊敬的长辈,也是村子里面德高望重的人物。她的葬礼没有在村里举行,临终前也拒绝了去医院治疗,恐是因为她怕会打搅邻里拖累家人,奶奶没有封建迷信思想唯一未了心愿就是死后和爷爷并墓安葬在老家公墓。奶奶就这样走过了她的一生,她的一生如同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平凡至极。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拥有着生命,敬之畏之,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协会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毓贤街商业街区20栋 联系电话:87326539
Copyright @ 2013 Tobos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装饰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9351号-1 苏公网安备321002020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