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期刊
        协会期刊
 

 

 
协会期刊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期刊
 
阳春面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0日 信息来源:扬州市装饰行业协会
                                           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张旭
    日前,各方媒体端出了“中国十大面条”的报道,引起一阵骚乱,网上争论更是数周不衰。没有上榜的,轻则发几句牢骚,重的就谩骂榜单有偏狭。本是一桩媒体高度发达时代的娱乐事件,却引起了地域间的一较高下。扬州人对于这张榜单更是大肆挞伐,只因临江相望的镇江锅盖面进入了此张榜单。扬州的阳春面与镇江锅盖面本质上区别不大,却被比了下去,这可了得,有遐想者深度引申了,认为扬州不如镇江了,这让一向自视甚高的扬州人怎能忍受。中国人大抵如是,有外敌攻打,却能一鼓作气,团结抗敌。和平时期便喜欢各自区划疆域,比来比去,有时更是动上手脚了。
    说来,扬州阳春面没有获得过高的知名度也在情理之中,外人大抵只知扬州包子有名。扬州的冶春茶社、富春茶社传播甚广,凡来扬者必定会一品扬州包子之美味。扬州人通常称在店面里吃早饭称作吃“早茶”。只因扬州人早上喜食包子,再用开水烫或用高汤煮一碗干丝,加上一壶滚水泡制的好茶。包子吃上几只,喉咙干了,喝一口温润的茶,顺一下喉咙。扬州有俗谚,曰:“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皮包水”说的就是吃早茶。而“水包皮”指的是扬州人酷爱晚间去水汽氤氲的澡堂泡个热水澡。
    扬州包子有名,阳春面知者甚少。倘真论起阳春面的美味,也并非扬州市区,而是下属的高邮。高邮人早起最喜去街上的某一家小面馆来一碗阳春面,可干拌可宽汤,干拌味浓,宽汤则偏淡一些,再配以一只荷包蛋,一碗豆浆。高邮人因此也是极为满足的。
街头巷尾,多有古旧小店,店面不大,也因烟火气有了一股抹不净的脏。店面小,却总也人满为患,店家时常会在店外置放几张小桌,供忙时可以安坐。早些年,高邮的面馆多数是没有名字的,人们说起哪家面馆,多数会说哪条路上的,或者靠近哪个熟知的建筑物近旁。近年不知从何时起,一些面馆却挂起了招牌,有了名字,这名字却也极为简易,比方“陈小五面店”、“小六子面店”,恐也仅为好记,以便外人不谙地形,可以店名相询。近旁的城市,一些有车一族,为了一饱口福,也会趁着清早驱车来到高邮,只为一碗价廉的阳春面。有人戏言,一箱子油不知道能买多少面了,可偏就有一些饕客不去精算这笔账。
    高邮的阳春面味道好,首先在于面。高邮制面的人家多,有筒装的挂面,以筒为单价来计算价钱;也有面制细软的水面,论斤称。面店里下的面是水面。高邮的水面是碱面,吃在嘴里有嚼头。扬州的阳春面不如高邮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这面条,扬州的面条粗,易烂,没了嚼劲,就如稀泥。阳春面的做法极其简易,一口生铁大锅里烧开的滚水里,丢进一把水面,一分钟左右即可捞出,置于配好作料的碗里,这样的面条吃起来不会觉得烂。阳春面的作料也是极其简单的,酱油、葱花、虾粉、猪油。爱吃宽汤的就加上少许开水。也有店家用钵子做装面容器的,将装好作料的钵子飘在蒸腾的滚水上烫一会儿,取出,然后再下面。这种方法更适合冬季。天寒地冻的天气里,猪油都凝结了,挖一勺猪头置于钵子里,钵子在滚水上飘上一会,猪油便化开了。用粗瓷碗的店家便不这般做了。冬日里,装着猪油的铁容器搁在炭炉上,炭炉的通风口开得很小,文文炉火上,猪油都是液体状的,橙黄的,浮着一股淡淡的脂肪的香气。阳春面的作料看似简单,背后的工序却是复杂的。高邮大街小巷里的各种面馆里,锅灶上必会搁着一口装有酱油的瓦罐。这酱油是老抽,店家买回来,需置于锅中,配以各种香料,文火慢熬。这般制作的酱油去除了黄豆的豆腥味,酱油的鲜味得以提升。这也就是扬州阳春面不如高邮的第二个原因了,扬州的阳春面的酱油味淡,吃起来没有一股子透心的鲜。店家下面,经年累月,手法已是极为纯熟了,调作料时,一套工序极是顺手,蒸腾的滚水旁,店家的速度总是很快,抓一撮葱花,舀一汤匙酱油,一汤匙猪头,再来些许的胡椒和虾粉,也就几十秒的事,不让面条在水中烂掉。吃面的人将碗里的面拌均匀了,每叉一筷子面都有美味的作料一起进嘴。那种美味与依然,也只有闲适的邮城人方能真正体会。
    高邮人也喜在自家下面,可不管手艺如何精进,也是做不出面店里的那个味道,面也易糊了。高邮的阳春面还有一个法门。在于浑浊的水。面里有淀粉,滚水里下过几十碗面,也就浑了。此时锅里捞出来的面带着的汤是浑的,吃起来味道却更好。这一点与苏州面却是相悖的。苏州作家陆文夫曾作文《美食家》,中间提及一位老饕,为了吃上一碗头汤面,趁着月色未落,赶去面馆。苏州面注重汤底清澈,故需清水煮面。水浑了,味道也就不对味了。
    早年,高邮的面馆是不多的,下面的人会挑着装有面条和铁锅的担子走街串巷,谁人要来一碗,便会放下肩上的担子,给客官下面。高邮人对于面条的吃法,除了干拌和宽汤外,还有饺面。前些年去广深一带,那里时兴吃云吞面。广深一带的云吞面里的云吞实则为大馄饨。高邮人吃的饺面里的饺子则是小馄饨。饺面的吃法如今已不大时兴了,一般人要么就吃面,要么就吃馄饨。旧时人们却是爱吃的,不知道其中原委。思忖着旧时人家境不算富裕,想吃馄饨,又因馄饨有肉,价格稍贵,也就只能吃一半馄饨,一半面条的饺面了。汪曾祺在《大淖记事》里写到一位叔公调戏小媳妇,与她们打赌,赌资便是两碗饺面。
    面条已经深入高邮人的骨子里了,几日不吃,便会觉着少了什么。或许这就是小城市人的幸福所在。
   《礼记》有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爱吃乃为人之本性,小城人会吃,也有时间吃,这样的光景在大城市的钢筋混凝土间是鲜见的。

 

协会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毓贤街商业街区20栋 联系电话:87326539
Copyright @ 2013 Tobos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装饰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9351号-1 苏公网安备321002020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