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华发装饰有限公司)王之成 摘要: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涉及到建筑学、城市规划、结构工程、美学、环境物理、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设计师的工作就是设计环境空间,改变人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环境,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室内设计;设计思维;设计创新
在《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对室内建筑设计师的定义是:以空间设计为中心,指导室内所有部分的统一设计,对空间的大小形状,对室内环境的气候、采光、照明,以及对在那里生活的人们所必须具有的物理,心理感受进行综合判断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室内设计师是从内部来执行建筑师工作的。室内设计师是建筑的延续和扩展,是整体艺术,是控制和把握的过程,重要的手法就是整体把握,协调控制室内各元素在空间中的比例、位置、强度关系(室内材料、形体、尺度、色彩)。设计过程是理性思考的过程,同中国道家阴阳相生、均衡,强调感觉的满意程度,美学中的美的原理“对比、统一、协调、夸张、虚实、对称、渐变”等是所有的设计艺术创作和创新的准则。 设计思维创新最根本的是观念的更新。设计的灵魂就是创新而不是重复,设计人员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创新。设计行业如同IT行业,是朝阳产业,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最新的观念和时尚元素,才可能有好的创意。同样,做一个设计方案,年轻的设计室因为没有经验的框架,没有固定的风格,往往出奇制胜。而比较成熟的设计师,却往往因为观念的更新缓慢或为经验所累,不少想法先被自己否定导致失败的案例很多。很多有经验的工人没有设计也可以做出不错的装饰工程,但是,他是能重复拷贝,不会创造。同样是汉字和7个音符,作家、音乐家经过语言组织和音符的节奏变化创造文学和音乐作品,而一般人只能写作或不成调的小曲。设计创新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程序:设计核心+理性感性化和感性理性化过程。在主题、风格定位后是一个放的过程————感性理性化过程,展开想法、思路、具体特点、运用平时的积累:厚基础,宽路径。感性化的思考产生灵感和创意,是一个设计师的必备阶段。感性理性化是一个收的过程,集中整理,提纯,应用专业造型手段归纳成正果。 一、 逆向思维设计创新 这是设计思维中最重要的常用方法,也可以称为“异想天开”,最能体现创意的鲜活程度。你必须彻底改变对事物固有模式的看法,对设计创意和材料的使用,本着“不择手段,一切皆为我用,效果第一”的原则。根据设计主题,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满足精神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材料,没有装饰材料和非装饰材料,对与不对之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酒吧、舞台美术、DISCO舞厅以及各种主题商店都是这类设计最容易发挥的地方。此外,也可以借用图案打散构成的设计原理,确定一个主题后,将固有和模式化的元素彻底分解,注入新的概念、认识和理念,引入新的价值观、审美观进行重组,组成新的形象。后现代、新古典主义,新中式风格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设计。 二、 整体设计的概念 室内设计是一种观念的艺术,更是一种整体控制的艺术。其作业程序为整体—局部—细节—整体,作品的成功与否,就要看整体空间内每一元素(造型、材料、色彩、构造、灯光、尺度、风格)是否彼此相互呼应、协调。很多设计者往往只重视六面体的经营,却忽视了同一空间下的许多重要的细节要素,而恰恰是这些才是真正体现设计效果的决定因素。衡量设计成功的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对细节的把握以及细节与整体的协调。室内设计是一个系统过程,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是对室内设计工作各个阶段的整体控制,对体现各个施工工艺、项目进度、资金的整体控制,是整体效果的最终保证。室内设计师就像导演,利用室内空间内每一元素塑造清洁,渲染气氛,家具、装潢、灯光,陈设等各个专业设计都应该服从于整体的设计意图。为什么样板间的效果要比实际空间好,就是比较典型的整体设计。我们做中式风格的设计比较容易体现整体的效果,但是做现代、西式或其他风格的设计往往不得要领,有形无神。所以,我们太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仔细推敲。 三、 结构性设计创新 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带来室内设计革命的创新。从建筑和室内发展史看,具有创新精神风格的兴起,总是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社会发展,价值观,审美观变化,室内设计必须运用当代科技成果,使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与之相适应。现在广泛流行的透明玻璃地面,玻璃楼梯,点式玻璃幕墙,各种金属装饰面材,都极大地丰富了设计语言表现力,首都机场等建筑装饰甚至改变了我们对建筑、对装饰的固有认识,并带给设计师创新的灵感。但往往有这种现象,许多新材料或新技术在现行的规范和造价信息中难以查到或者往往是客户告诉自己需要的材料而设计人员不为所以。这说明我们的许多工作落后于市场的发展,设计人员如果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设计方案往往就会缺乏激动人心的亮点和竞争力,更难以说服甲方。方案再好,毕竟是纸上谈兵,还是需要大量的材料元素来实现。 四、 联想性的设计创新 确定一个肢体后并对其展开放射性思维扩张,延伸与主题相关的一切思想和形态的图形,不加任何的否定,前提依然是身后的基础、宽括的路径——知识修养积累。这样做出的设计才会有内涵、有说服力。联想性设计的细化分支也可以称为主体性高度统一的设计,使最具代表性的设计符号——主题在一项设计中反复出现,并作为贯穿设计始终的脉络,体现出一种高度理性的秩序美,强调一种全方位的视觉扩张。设计语言、材料等一切服从主题的统一。在商业高度发达的美国,CIS已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是同一家连锁商店,从建筑外形、内部装饰、平面布置、货架形式甚至每一件商品每一个标签摆放位置都是一样的。这种高度工业化的装饰方式,极大地简化和降低了内部管理的成本,以最快速度的扩大市场份额和应对市场变化。目前,这一理念已经在我国的各商业连锁机构中得到推广。 五、 挑战性的设计创新 所有的设计不能为形式而形式,应该充分反映设计项目的外在功能和内在精神需求。在特定的项目中,如果用平常的方法难以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和关键效果,这时,就必须借鉴和参考其他艺术和科学门类的知识对设计对象做深入地分析,并补充和丰富设计语言,依据平时积累的其他领域知识面,透过设计表面,发现项目内在的核心和最合适的表现形式。 在艺术界已不提倡某某是油画家或国画家或某某家,现在社会是多元化的,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复合型的。设计师应该是全面的,应该做一个(杂家)而不要给自己划圈。室内设计师也要尝试做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景观环境设计••••••特别是不要局限在自己熟悉的风格和领域内,每项设计都应该给自己提出新的设计要求和目标。设计创新的根本是观念的更新和认识的飞跃,过硬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艺术修养都是观念更新的基础。 实际上,室内设计与其他设计一样,既要满足各种功能的需求,又要科学的运用各种材料和工艺技术,还要在一定的社会、法律和经济制约中运作,更要创造出符合用户形象的、不过时的美好的空间形象和气氛。如果可以把功能,材料,技术和各种制约比喻为设计的身体的话,那么创造性就是设计的灵魂。没有身体就没有灵魂,但是人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灵魂的发展。创造性可以是功能的创造性开发,也可以是材料和技术的创造性运用。 当然,每个设计从业人员都应当学会充分利用各种现在信息资源,掌握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材料,把握时尚的流行趋势和行业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室内设计师不是只会画效果图,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室内设计行业,效果图只是整个设计工作中的一部分,不能用电脑代替人的创意。设计人员不能只看室内设计和效果图软件的书,现在社会日趋信息化、多元化、连锁化,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各国家,各城市独具个性的地域文化特征正在逐渐模糊,装饰设计也越来越趋于大同化。没有文化的企业不会长久,没有个性的人容易被忘却,没有个性和风格的设计也只是平庸的设计。创新是每个设计人员永远的主题和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1、张绮曼、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1995-1997年版。 2、王远平,室内设计,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3、叶菁,室内设计与装修,江苏《室内》杂志社,2003年版。 4、陈少明,广东建筑装饰,《广东建筑装饰》杂志社,2003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