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装协秘书处访谈江苏华宇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孙金东董事长 孙金东,江苏华宇装饰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业内以勤于思考、善于辨析问题著称。近些年来江苏华宇发展不错,已成为扬州市装饰行业的龙头企业,其规模、总量连续多年位居苏中、苏北行业前列,曾经多次获得“全国装饰行业百强”、“江苏装饰行业十强”称号,2014年8月20日,我们专程前往扬州,在江苏华宇与孙金东董事长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孙总的谈话旁征博引、妙语如珠,他向我们一一介绍了江苏华宇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谈了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及江苏华宇的举措,对我们启发很大。 思考一:如何增强发展动力 “我们企业原是县属集体企业,成立于1991年,距今已有二十余年。十几年前我们在扬州“名不见经传”,年产值就二、三千万,现在已达到十几亿。这些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在“机制”上动了些脑筋。”开门见山,孙总娓娓道来。 “我们开始也曾实行过经济责任承包制,一段时间内对调动员工积极性,企业快速扩张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层次、规模后,重规模、轻管理,重效益、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导致企业的品牌形象受影响,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为谁干?怎么干?干了怎么分?”这一事关发展的命题大讨论,最后高层达成了一致意见,要使企业有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在机制上下功夫”。 将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利益一致起来 孙总说,“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从管理来说,低层次的管理是管人、管事;高层次的管理就必须要将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利益一致起来。 比如公司第一个五年推动规范化管理,由公司高压着层层往下推,但分公司、项目部都草草地执行,推不下去,包括信息化,2004年时公司就规定,一切管理都要从网上走流程,但是执行不到位,公司再怎样监察、督查都不行;到了第二个五年时,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中得出结论,就是要使公司的利益和分公司负责人的利益一致起来,变成不是‘我要他干’,而是‘他要干’。当时我提出一个观点,这也是我们现在企业文化的一个方面:‘我先成就你。在成就你的同时,成就我们的事业’。这两年我们又发现新的问题。企业的高层员工是企业重要的盈利因素,他们的奖金拿得多,但一些年后,工作激情也不大了。这之中,我们认识到,人的需求是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而不断提升的,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要给权力、给位子。目前我们正逐步实施定向扩股、分级授利等措施,并形成竞争机制,来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工作激情。” 做好‘分权’和‘分钱’的文章 1.积极探索经营模式的破局之策,实现了“两个突破”。 一是“经济承包”改“责任承包”。据介绍,过去的经营承包责任制过多地将关注点放在数字上,包产值、包分配、包上缴。公司关心数字、项目追求数字,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问题就不可避免。而现在的分公司责任经营制则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企业可持续、高成长性发展的关键要素上,将市场开拓、人才培养、执行制度、品牌塑造等“软指标”变成与经济绩效同等重要的“硬责任”,分解落实到分公司并纳入考核,形成公司所想即分公司所求、公司所谋即分公司所为的良性联动局面。 二是“前台”和“后台”分离。所谓前台和后台分离,是针对过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职责重叠、责任不清的情况,通过管理流程的再造和升级,明确界定公司与分公司,分公司与项目部的角色分工。分公司负责工程项目的整体协调,承担材料采购(双轨监管制)、施工核算、变更签证等职能;项目部负责项目现场的施工组织,承担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职能。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分公司按照责任经营的规则和公司的管理制度加强调控与协调,有效地增强公司层面的管控能力,也使得项目部心无旁鹜,专注现场,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多出精品工程,为企业树立品牌,赢得市场。 2.为做好权力分配和利益分配文章,在管控上“双管齐下”。 一是通过权力制衡约束绝对权力。公司内部上到董事长、总经理,下到项目经理、现场主管,都以职责界定权力,以流程限定权力,任何人都只能在职责范围和制度流程框架内行驶自己的权力。对材料采购、工程结算、劳务分包等敏感业务,建立了一套多节点独立操作、节点间相互牵制的工作流程,有效降低了“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几率,形成决策公开透明,管控及时有效,良性健康的运行质态。 二是通过阳光分配杜绝灰色收入。结合经营模式的优化调整,公司对经营层的收入分配进行较大幅度的调增,“开正门、堵旁门”,让所有管理人员干得舒心,拿得安心。近五年,公司将项目效益的45%左右用于分公司和项目部的考核分配,广大经营管理人员工作激情高涨,个人的私心贪欲也自然逐步消除,管理团队更加纯洁,工作效能更加提高。 孙总深有体会说,“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主要管理骨干志同道合,真心干事,合理的收入分配既是企业宗旨所在,也是相互关心、彼此负责的必然安排。”
思考二:如何创新,转型升级 创新和转型升级已是时代的需求和装饰企业的必然选择。谈到这个问题,孙总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说:“现在大家都在想创新,想转型升级,不转型会死,但是如果转不好,你可能马上就死。‘斗大的馒头该怎样咬’。切入点在哪?抓手在哪?这几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做了几件事。” “一是产业链延伸。这其中也有不成功的例子。前些年我们成立了两个4S店,成立时目的很明确,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企业的现金流,但因为不是自己熟悉的行业,没搞好,我们就赶紧退出来,还是发展和行业有关的项目。做门窗、幕墙是我们的强项,房地产是和我们有密切联系的产业,近些年我们就将经营触角逐步延伸到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等领域。先后投资成立了扬州华鹏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扬州华天木业制品有限公司、扬州华伟置业有限公司司、江苏华格幕墙有限公司、扬州华悦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惠州市盛康实业有限公司等实体企业。这些企业稳定运营,质态良好,聚合成华宇品牌的新亮点、新特色。 二是工厂化生产。为保证质量,减少用工,并且有利于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从2006年起,我们开始尝试装修部品的工厂化生产,将石材、木制品等在工厂完成加工制作,现场进行装配安装。2009年我们投资了600多万元成立了扬州华天木业制品有限公司,并建成6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在生产方式创新上再迈大步。截至目前,累计投资5300余万元,在广东惠州投资成立惠州市盛康实业有限公司,建立了集厂房、公寓一体的门窗、幕墙生产基地;在扬州维扬工业园征地30亩,投资成立了江苏华格幕墙有限公司,建标准厂房14000平方米,生产综合楼8000平方米,拟在单元式幕墙、大板幕墙生产上有所突破。另外,我们还加大了科技应用和自主研发的力度,公司与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开展专项课题攻关,一批技术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表彰。 三是信息化建设。关于创新,我认为在硬件具备的条件下,关键还在于软件的匹配,就是指管理手段的创新,即信息化。我们早在2004年就着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2013年又与专业管理软件公司合作对原集成管理系统(MIS)进行升级开发,由最初的办公自动化起步,到目前为集成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模块,基本覆盖企业管理的主要方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公司加强管理监控、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信息共享起到积极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水平。”
三、如何“目标共识,同频共振”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魂。孙金东说,“关于企业文化,我认为是指积极向上的一种正能量、一种氛围,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 他还幽默地比方道:“通俗地说,人高马大,大碗喝酒,性格豪爽,是山东人,骨子里透出来的是齐鲁文化;国企的领导,说话都是60年代老企业时的腔调,露出的是自信;乡镇企业的领导,出来见到人“领导好!领导好!”表现的是谦和、低调。这就是文化!” 他说,“我们华宇的企业文化现在叫“同频共振”。即我们的员工、高管要对目标形成共识,思想产生共鸣,行动达到共振。” “我们选择员工的标准,首先要认同华宇、追随华宇;第二还要懂得感恩、回报企业;第三要相信未来、乐于奉献。同时,我们也在灌输“企业是大家的”思想。公司需要有本事的人,有才能的人,需要大家来共同经营我们的事业。我经常说,对公司高管层要打造“精神共同体”;对中层管理人员打造的是“荣誉共同体”,让他知道,华宇在扬州还蛮牛的,作为华宇人是蛮自豪的;和最基层的员工,包括材料供应商、分包商,要打造“利益共同体”。我们员工的工资水平在扬州同行业中还是比较高的,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叫作‘引得进、留得住、用的顺’。这几年我们公司员工队伍还是很稳定的,尤其是高管层。”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员工归属感;树立内部标杆,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增加收入分配,提升员工幸福感等等。我认为,对于一个在企业干七八年的成熟的、有进取心的员工,他走到什么地方都会有钱有位置了,这时候就在于他在你企业是否得到公正?生活得是否舒坦?你企业能否使他有成就感?他如果到外企去虽然工资高,但心理压力很大,生怕什么时候老板要把他辞掉。在这个企业虽然也有压力,但和企业有七八年、十来年的感情,你只要使他有面子,让他有成就感,他是不会走的。” 对施工企业来说,人才是决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如果能够通过长期以来的积淀、熏陶,使员工“对目标形成共识,思想产生共鸣,行动上达到共振”,就必然会形成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据了解,华宇的文化内涵是:营造“积极向上、和谐乐群”的人文环境;打造“员工与公司利益共享、荣誉分享、困难共济”的企业文化;倡导“公司与员工共成长、同发展、利益多元化”的价值观;树立“客户成功我们才能成功、员工成长公司才能发展、核心高管分享公司成长利益的理念。坚持“为员工办企业”的指导思想,让普通员工有安全感,让专业员工有优越感,让中层员工有归属感,让高层员工有成就感。 由于时间关系,孙总还有工作要赶往外地,我们的谈话没能进一步深入。但是孙总的一番话,使我们颇有感悟。我们十分欣赏他们的思考。他们办企业不仅是“埋头拉车”,而且会“抬头看路”。他们通过不断地思考,找出问题,看准目标,付诸行动,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我们欣喜地看到,华宇这十几年来,经过华宇人同心协力地不懈拼搏,华宇形成了和谐向上的良好内部氛围和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目前,华宇公司运行质态良好,正在稳步前进。 华宇公司表示:当前建筑业发展正处在一个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新跨越带来新机遇,新形势伴生新挑战。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实现更高的目标和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瓶颈要克服和跨越。华宇人正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开拓创新的志气、奋发有为的豪气,心怀行远之志、脚迈坚实之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