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华发装饰有限公司 梁 燕 沙宝忠
【摘 要】本文针对我公司装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情况,重点分析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的整改措施,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使用,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施工现场 临时用电 安全管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我国建筑生产的指导方针。建筑施工现场常常发生的“触电”事故就属“五大伤害”之一,要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现场安全用电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就是我们安全用电管理的依据之一,而目前我们的施工现场对规范的掌握及贯彻仍有一定的距离。
1.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问题 1.1隐患之一: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到位 由于装饰施工工期短,目前很多工地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没有编制或者由非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没有实际现场的指导性,结果往往由现场电工凭经验进行排线布线,甚至不符合规范要求,给施工现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2隐患之二:三级配电、TN-S接零、二级漏电保护配备不到位 1.2.1装饰施工现场往往没有独立的配电房,从土建或者甲方指定的电房直接接线。电房进线处设置总配电箱、电表箱,供电给分配电箱,施工现场的照明设施、移动式用电设备(例如:电焊机、切割机、空压机等)和手持电动工具直接由分配电箱控制,未设专用开关箱,而缺少了开关箱的控制。用电设备虽然通过了三个电闸箱的控制,却未达到“三级配电”的要求。 1.2.2部分生活区、办公区及用电设备的用电,由于距总配电箱较近,附近又未设置分配电箱,直接由总配电箱给开关箱送电。 1.2.3施工现场很多项目部没有按要求使用“三相五线制”电源,或者因为不懂“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或者采用没有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区分开的错接方式,而实际上仍为三相四线制。 1.2.4目前施工现场中使用的分配电箱内都设置了漏电保护器,所以有的工地就认为有了分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和开关箱的漏电保护器就能达到两级保护了,在总配电箱就可以不设置漏电保护器了。这样就造成虽然从电源到用电设备有了两级漏电保护,可是从电源进线至分配电箱的所有干线线路全部无漏电保护器保护,极容易造成触电事故。而有的工地使用的用电设备无专用开关箱,直接由分配电箱控制。虽然有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的两级漏电保护,却未达到末端开关箱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要求,也极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1.2.5现场有的机械设备把本身自带的控制箱作为开关箱使用,或者一个开关箱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而未达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的设置。 1.2.6目前很多工地的现场照明系统设置随意,与施工用电未分开,无专用回路,没有单独的供电系统,线路高度小于2.4m的未采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1.3隐患之三:线路的敷设、电箱的安装使用及接地防雷不规范 1.3.1近几年公司承接的外幕墙工程很多,线路敷设不规范成了很大的隐患,很多工地为了方便,电缆线从电房引出后沿路面明设穿越脚手架或者将架空线路直接架设在脚手架上引入在建工程。室内装饰施工时对室内的配线未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相应的工具(如瓷瓶、嵌绝缘槽等)敷设,电缆线拖地现象很严重,应该架空的未架空处理。 1.3.2施工工地的外部环境条件十分恶劣,常常受到风吹、雨淋、日晒、沙尘等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工地上机动车辆、运行中的机械设备,对电气设备的撞击和振动,这些均容易引发电气事故的发生。装饰施工现场的电箱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并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安装时不清楚规范要求,为图省事,未考虑电箱设置的高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2)电箱安装在材料和杂物很多的地方,或者用铁丝挂在脚手架上。 (3)电箱无分路标记和控制设备的名称,或者无锁、锁具损害箱门不关,无专人管理。 (4)电箱引出线不规范,线路混乱,不穿管保护无固定使导线直接挂在闸具上。 (5)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之间的距离、用电设备与其控制的开关箱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1.3.3目前装饰施工现场对电箱及用电设备接地防雷往往做的还不够完美。 (1)重复接地点不足。工地现场在配电室或者总配电箱处设置了重复接地而往往忽略了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及末端处的重复接地。 (2)保护零线引出方式,或者保护零线材质、规格及颜色标记不符合规范要求。 (3)保护零线没有随线路自始而终与用电设备外壳相连,起不到保护作用。 1.4隐患之四:人的不安全因素及用电安全管理杂乱 1.4.1带电作业不规范,随意进行带电作业,作业人员带电操作时缺少防护措施和监护人。 施工人员酒后上岗、麻痹大意,在工作时往往受雨淋、水溅等,易使皮肤潮湿,导致人体阻抗下降,并且这些人员中大多数为非电气工作人员,缺乏用电安全常识。同时,工地的供电线路又属临时性线路,大部分为架空或明敷线路,这些因素凑在一起极易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1.4.2用电安全管理杂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装饰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管理因工期短、临时性大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太到位。譬如,用电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具体,缺乏对操作者必要的安全用电交底,重要危险作业点缺乏必要的监控。直接由施工人员操作,不讲规程规范、凭经验办事、我行我素,最终酿成大祸。 (2)施工现场使用的电线随意拖、拉,零乱混杂,既没有架空也不采取保护措施,甚至有的电线还浸泡在水中或者被物体碾压,私拉乱接、电线老化、表皮破损、用电器具和零件缺损、电器无防雨措施的现象较为普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发现隐患后没有立即提出整改意见。 (3)现场专职电工未持证上岗,未定期对供电系统接地电阻、供电线路、用电设备、设施的绝缘性等进行检测,对各级箱体内的漏电保护器未定期进行试跳或发现漏电保护器失灵而未及时跟换。 2.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管理措施 2.1工地开工前应由工程项目部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现场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公司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包括安全、技术、设备、施工、材料等)审核及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临时用电工程实施完成时,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2针对装饰施工现场的特殊性,从土建或者甲方制定的配电房引出线后必须执行三级配电系统、TN-S接零保护系统以及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2.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即总配电箱(柜)以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最后从开关箱到用电设备。 2.2.2目前施工现场采用的都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必须实行TN-S接零保护系统。电缆的型号和规格要采用五芯电缆。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柜(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引出,单独敷设。此处引出的线就是保护零线,俗称为PE线。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不能和保护零线相连接。保护零线除了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柜)处做重复接地外,还需要在分配电箱和开关箱末端做重复接地。在整个施工现场PE线上还应做不少于三处重复接地。每一处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lOΩ。保护零线应采用绿/黄双色线,任何情况下不能用双色线作负荷线用。 2.2.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应设置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和末端开关箱漏电保护的二级漏电保护系统。还应该按照规定参数设置漏电保护器的型号,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与开关箱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时间要形成分级和分段保护。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秒,它们之间的乘积应≤30mA.秒:开关箱中漏电动作电流≤30mA,漏电动作时间≤O.1秒;特别在潮湿的场所其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应≤15mA,漏电动作时间≤0.1秒。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使用单位应建立运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每日在使用电气设备前,使用人员应当按动测试按钮,以测试漏电保护器动作的可靠性。电工每月应用专门的仪器检验漏电保护器在运行中的动作特性,并填写月度相关检测记录。 2.3电缆线从电房引入在建建筑物时,应采用埋地或者架空敷设,埋地深度应大于70CM,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遇到脚手架工程时严禁将电缆线敷设在脚手架上,引入在建工程内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空洞等进行敷设,并宜靠近电负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塑料)夹、嵌绝缘槽、穿管等进行敷设。室内明敷主干线距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由于考虑到装饰工程的特殊性,后期受到吊顶施工的影响,应采用穿管敷设,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须与PE线相连接。 2.4施工现场的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与施工人员最为密切。实际实施操作中存在很大隐患,应加强对现场的管理。 2.4.1施工现场应按“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设置,即每台设备都设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2.4.2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电箱外型结构应能防雨防尘,电箱内应设置电源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并对电箱进行编号并标明其名称、用途,配电箱内多路配电应做出标记,电箱前方不得堆放影响操作维修的材料,四周应有足够两人同时操作的空间。 2.4.3电源的进、出线应从电箱箱体的下底面进、出,电箱进、出线口处应做套管保护。箱门应连接接地线,防止箱体漏电。 2.4.4分配箱与与开关箱之间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设备水平之间距离不宜超过3米。 2.5装饰施工现场作业、交叉作业面繁多,现场使用的电线随意拖、拉,零乱混杂,私拉乱接、电线老化、表皮破损的现象较为普遍。当我们在现场看见这些现象时应立即提出整改意见并定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间。 2.5.1从人的不安全因素控制。 (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定时检查体检; (2)施工现场配备专职电工,并持证上岗,禁止未经培训及酒后上岗,杜绝不规范随意进行带电作业,作业人员带电操作时必须要有防护措施和监护人; (3)施工人员作业时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2.5.2从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控制。 (1)装饰施工现场使用的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很多,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的强制性标准规定。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并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2)运行时产生振动的设备(切割机、电焊机等)的金属机座、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少于2处; (3)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应遵守操作规程,交流弧电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5M,其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电焊机械的二次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30M,不得采用金属构件或者结构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交流弧电焊机还必须设置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套铜芯软电缆线,并不得有接头。其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绝缘检查和空载检查,在绝缘检查合格、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 2.6照明系统对于装饰现场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6.1施工现场照明线路应采用专用回路,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2.6.2施工现场的疏散通道处应设置应急照明。室内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与PE线相连,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短路与过载保护电器和漏电保护器。装饰室内灯具低于2.5M的应使用安全电压。普通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30C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50C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达不到规定安全距离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2.6.3在建工程紧邻主干道的或者影响飞机飞行的,夜间必须设置醒目的红色信号灯,其电源应设置在施工现场总电源开关的前侧,并应设置外电线路停止供电时的应急自备电源。 2.7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实行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设置、使用、维护规范化,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有效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的要求》(GB13955-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2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