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期刊
        协会期刊
 

 

 
协会期刊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期刊
 
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感悟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3日 信息来源:扬州市装饰行业协会

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蒋月冬

    科学发展观是由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十七大”又重申了这一发展观,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的发展观,是切合国际潮流的需要的发展观。
    近年来,高邮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市建筑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外拓市场,内树形象,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加强内部管理和资金核算,大力拓展市场规模,打造企业品牌,全市建筑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4年,全市共实现建筑业企业总产值800亿元、建筑业总产值594.4亿元,同比增长23%、12.2%,并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应当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自己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于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对此,笔者从三个方面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浅层探讨。
    一、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于企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我们就单从字面上来解释的话,“企”由“人”和“止”构成,如果没有了“人”,“企业”就变成了“止业”,这就意味着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这一认识,全市建筑企业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思路,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全方位揽才、宽领域育才、“大手笔”用才。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老领导、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通过一带一、一带二等方式逐步完善帮带机制,做好人才衔接工作,培养出了一大批年轻接班人才。同时,实施人才激励和创新机制,不断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评比出的优秀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潜能,推动全市建筑业科技工作跃上新台阶。
    二、加强项目管理,充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管理也是一种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之一。它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的动力,也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不断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进一步加强全市建筑业的各项管理,全市建筑企业注重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完善运作体制和管理制度,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档次,为进一步占领建筑市场制高点创造积极条件。同时,不断强化施工项目管理和创优夺牌,以合同管理为龙头,以质量、进度、安全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抓手,以经营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并从单项的自检、互检、抽检的质量管理向全方位防范性的超前管理转变,从单纯追求质量目标向注重项目的综合效益转变,从创优良工程向创企业的品牌转变,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逐步挖掘企业效益的源泉,拓展企业信誉的窗口,稳住企业一切管理的落脚点。2014年,全市建筑业共获得省优质工程2项,市优质工程16项,省文明工地8项,市文明工地16项。
    三、大力开拓市场,搭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屏障
    市场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舞台,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没有了市场,建筑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据地。
    对此,全市建筑企业在市场开拓上始终坚持不遗余力扩张市场外延,千方百计抢占市场制高点,抓住每一个机会,干好每一项工程,纷纷主动出击,强势推进,积极拓展建筑市场空间,以开拓大市场、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南京、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扬州等市场是我市的传统市场,全市建筑企业不断放大传统市场的优势,充分挖掘其深度,积极承揽了一批高、大、难、新工程和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工程,继续发挥传统市场的优势,巩固和稳定传统市场,发挥集聚效应。同时重点开发了具有一定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市场和热点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努力形成新的市场亮点。亿元以上规模项目的承建,极大地树立了全市建筑业良好的对外形象,为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扩展企业声誉、打响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企业只有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会获得持续发展,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才能永立潮头,越做越强。

 

协会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毓贤街商业街区20栋 联系电话:87326539
Copyright @ 2013 Tobos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装饰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9351号-1 苏公网安备321002020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