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华发装饰有限公司 徐德兵 1总则 1.0.1目的 为了确保向施工项目提供符合国家、行业规定的质量、环保要求的石材及其制品,预防和控制因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而影响竣工交付。 1.0.2范围 室内石材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的前期策划、排版、放线通常做法的要求,适合用于项目部与石材供应商在现场的前期策划、排版和放线。 1.0.3强制性条纹 本标准用黑体字标出的条文均为强制性条文,石材加工、安装企业项目部必须严格执行。 2术语 2.1石材策划 为达到预期的装饰效果,建设、设计、施工(石材加工安装单位)对石材的品种、规格、与基层的连接方式进行协商的一组活动。 2.2模数 建筑模数是建筑设计中,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用M表示,即1M=100mm。我国为了既满足适用要求,又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而规定采用3M。同时还采用等分模数:1/2M(50mm)、1/5M(20mm)、1/10M(10mm)和等扩大模数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 2.3建筑变形缝 建筑物根据外界破坏因素的不同,分三种: 2.3.1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影响而设置的,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诺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伸缩,从而避免墙体、地面的开裂。伸缩缝缝宽20-30mm,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2.3.2沉降缝:沉降缝是考虑到建筑物有可能在某些部位出现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设置沉降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诺干个独立单元,保证每个单元各自沉降,彼此不受制约。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30-120mm。 2.3.3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物得破坏而设置的。设置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诺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防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mm。 2.4花纹 有装饰石材的组分、结构、构造而呈现的图像。 2.5追纹 天然石材花纹的首尾连接。 2.6排版 为达到追纹效果或使装饰面花纹色调整整体协调而进行的地面预铺装。 2.7耐磨度 装饰石材抵抗脚踏磨损程度的性能指标。 2.8立柱 与建筑主体连接的垂直受力杆件。 2.9横梁 与立柱或建筑主体连接的水平受力杆件。
3室内石材策划 3.1一般规定 3.1.1装饰面所选用的饰面石材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同一工程采用的天然石材应尽量选用同一个矿源的同一个层面的岩石,并保证同一装饰面及相邻部位的花纹颜色协调。 3.1.2同一名称的天然石材的颜色和花纹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应选择两块标准样板(颜色深浅各一块,且不小于200mm*300mm),作为控制颜色的上下限和验收标准。 3.1.3天然石材饰面策划时应注明石材纹理的走向,注要区域或重点部位应绘制石材加工图。工厂按图编号加工,按本规程进行选色、排版、校对尺寸等。 3.1.4石材饰面板、地面板在变形缝(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处的策划,必须保证变形缝的变形功能和饰面的完整美观。 3.1.5同一空间的顶、墙、地应考虑通缝或有规律相接。 3.1.6大理石一般不宜用于室外以及与酸有接触的部位。
3.2墙、柱石材饰面策划 3.2.1一般规定 (1)墙、柱石材饰面策划应注意饰面石材的模数和建筑模数的配合。特别是墙面石材与门、窗、洞、雕刻石材等固定装饰物的周边与之间模数的关系,避免出现不足模数(小于1/2窄条)的石材。 (2)墙、柱同时选择石材饰面时应注意整体分块、分缝的协调统一,相同材质的墙、柱两者无论横向或竖向分缝应保持基本相同的模数。 (3)墙面石材分缝排版应以阳角处为整块(完整模数),非整块(不足模数)应安排在阴角处(见图1) 图1 (4)墙体门洞处的石材分缝排版,应将整块(完整模数)安排在门(窗)边(见图)。当门洞的高度和石材分块无法对应,可将其不足之处作特殊处理,宜选用其他材料进行装饰(见图2) (5)消火栓门的四周应与墙面石材的分缝通缝或有规律相接(门下沿口若无踢脚线留8mm-10mm)。 (6)墙面的水平拼缝应与窗台(台面)石材的上沿通缝或有规律的相接。 (7)墙、柱的转角方式分为两侧墙饰面板直接拼接和增加墙角线拼接两种,见图3
3.2.2干挂墙、柱石材饰面的策划 (1)室内石材干挂板材的厚度要求应符合表4.2.2.1的规定,干挂板材的单块面积不宜大于1.5平方。 干挂板材厚度要求 (mm)表3.2.2.1 安装部位 分类 亚光面和镜面板材 粗面板材 室内饰面(天然花岗石、大理石) ≥20mm ≥23mm 室外饰面(天然花岗石、大理石) ≥25mm ≥28mm
(2)天然石灰石、砂岩、洞石的厚度应,该类质地疏松的变质岩 用于室外时必须预先固化处理。 3.2.3湿贴法墙、柱石材饰面的策划 (1)采用湿贴法的墙、柱分缝排版原则见3.2.1一般规定 (2)湿贴法的墙、柱应在石材背面及侧面涂刷防护剂。 3.2.4胶粘法墙、柱石材饰面的策划 (1)采用胶粘法的墙、柱分缝排版原则见3.2.1一般规定 (2)一般墙、柱石材饰面不宜采用干挂来解决时,可选择胶粘法、胶粘法适用于薄型石材。 3.2.5超薄复合石材墙、柱饰面的策划 (1)超薄复合板墙、柱分缝排版原则见3.2.1一般规定。 (2)超薄复合板在墙、柱拐角的处理和异形加工在策划时应注意收边收口的处理。
3.3地面石材饰面策划 3.3.1一般规定 (1)地面石材饰面的策划,应注意和墙、柱的关系,分块大小应和建筑空间的大小相适应。 (2)地面石材的分缝应与墙、柱的垂直分缝相接(通缝)或有规律相接。 3.3.2地面石材在变形缝(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处的策划除按本规范3.1.4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主体结构上的变形缝必须确保其变形功能,如果变形缝不直或不平行(与地面石材设计方案不吻合),应由设计师现场确定,在保证变形功能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地面石材的完整美观。 (2)下列部位应设置不小于8mm的伸缩缝: 1)石材区域受限制的地方,如柱子、桁条、路缘和吊顶相呼应的部位; 2)基层面改变定线位的连接处,如凹墙的拐角处; 3)基层面改变材料的连接处,如多孔砖、常规粘土砖与混凝土切块之间的改变处; 4)在靠近建筑物构件之间(如砖墙和混凝土柱子)和不同的基础面之间。 (3)在连续性或大面积的地面(密拼/整体打磨)石材,除保证主体结构上的变形缝外,钢结构面积每50平米,走廊每8-15米,混凝土结构面积每80平米,走廊每10-25米,应设置5毫米-8毫米的伸缩缝。 3.3.3地面石材有设计拼花应先施放拼花的定位线,如拼花是现代几何图形,应策划和其他石材的分缝有规律相接。 3.3.4石材饰面在地面设计圈边(俗称波打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必须完整交圈,要防止后续的散热器罩、家具的遮盖,照成圈边的不完整; (2)遇墙体转角处宜保持等宽收边,并在阴阳角转折处以尖角和墙角的连线作为分块线; (3)如阴阳角尺寸过小或不规律时,应用大的阴阳角将其包含在内,以保证视觉完整性; (4)圈边在门口时,应策划将圈边加宽至门槛或门扇下; 3.3.5室内石材地面的排版分缝应以进门处为起点向内排版,保证进门处为整块,非整块石材留在不明显处; 3.3.6同一平面的两个房间在采用同一种石材地面时,应使其分块、分缝连贯,如图8; 3.3.7地面石材策划应先绘制出排版图,避免出现小窄条,影响装饰效果。当标准块不能满足时,可采用非标准块; 3.3.8当地面石材与线条造型复杂的墙、柱相接时,墙、柱与地面的交接应采用立面盖平面的办法(即墙面石材盖地面石材,留5毫米-8毫米)。 3.3.9地面有防滑要求的应符合防滑的相关规定: (1)确定地面防滑等级和防滑设计(火烧条、止滑条、喷砂条、机械加工条、手加工条); (2)花岗岩镜面板不宜用于室外地面和台阶; (3)在水频率较高和必须进行二次蓄水试验的卫生间、室内外游泳池,不宜选用天然石材,避免出现白华、锈斑、水斑等现象。 3.3.10楼梯踏步和平台的策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石材楼梯踏步应选择抗折性能好、耐磨性好、密度大、硬度高和吸水率地的花岗岩; (2)踏步面板或踏步面板边缘的厚度不得小于30毫米,并做防滑设计,见4.3.9.1 (3)为增加受力和抗重物冲击强度,踏步面板的外侧应做圆形角设计,通常的踏步; (4)楼梯休息平台块材的策划,应以梯井两侧为基线,对称排列,块材可适当缩小,提高石材利用率。
4.4吊顶石材策划 4.4.1吊顶石材宜采用薄型板或超薄石材复合板。 4.4.2吊顶石材的饰面花纹、色彩、图案应与室内空间协调,分缝排版宜与地面相呼应。 4.4.3吊顶石材的规格、吊顶骨架的规格、间距、顶板结构的固定方法以及与石材的固定方式应通过结构计算确定: (1)当采用卡槽式连接时,应采用结构胶将卡槽与连接件粘结固定。 (2)当采用背栓式连接时,应将连接件与骨架固定牢固,不得挂吊,防止坠落。 4.4.4选用的结构胶必须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5室内石材排版、放线操作规程 5.1排版、编号一般规定 5.1.1石材加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排版、编号,并由建设单位、设计师、施工单位、监理共同确认,现场安装时应按排版的编号对应安装,以确保装饰面上石材花纹颜色色调协调。 5.1.2排版、编号方法 一栋建筑使用的石材常常是多品种和多形状的,且在同部位上还有室内外之分,常使用的编号方法为: (1)室外的方位+楼层+装修部位+顺序编号 1)用英文(中文)的east东,south南,west西,north北英文第一个字母或中文代表方位。以两个英文字母代表联合方向。 2)楼层和装修部位均可用数字表示。如W(西)1189,表示西面,第一层,第18部位的石材,第9块石材(必要时对部位注明)。 (2)室内的楼层+装修部位+顺序编号 用数字表示处楼层数,用英文(中文)的第一个字母或中文代表方位,墙和柱的中文装修部位代表,顺序号可用汉字和数字联合表示。
5.1.3平面连续拼接花纹编号 拼接花纹编号(追纹编号),除了要求方向、楼层、部位顺序号外,因装饰要求石材花纹连续,通过多块石材的拼接成为一个大的花纹图案,所以在工厂加工后,就要对花纹进行了人为的拼接,并做好编号,这种编号要画出花纹与编号图; 5.1.4石材花线、门套、窗台编号 对装修部位的设计编号是采用英文字母+数字。并用箭头表示出拼接的方向。 例如:第A套花线(A为石线一种样式)拼接出的一条直线或门套如图,数字表示顺序号,箭头表示方向; 5.1.5拼花编号 石材拼花是用各种石材品种根据设计者的艺术与审美观点设计的一种组合图案。常见的有正方形、圆形两种。对这类拼花编号可由使用或者设计者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方形拼花由里向外编号,可顺时针(或逆时针); (2)方形拼花由外向里编号,可顺时针(或逆时针),; (3)圆形拼花绕圆周编号,方法同方形拼花类似; (4)圆形拼花辐射式编号,以一个辐射方向为一个单元编号,如图为圆心向外辐射;
5.1.6圆柱编号 (1)圆柱弧板排版编号图: A— 表示第A根圆柱;n—表示第n层;m—表示第m列;箭头—表示拼接、安装方向。 (2)圆柱底座和柱帽编号排版图; 5.2放线操作规程 5.2.1墙、柱放线一般规定 (1)放线前提:墙、柱基本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基本上各个专业设备安装管线已经隐蔽验收(未验收的应标注定位)。 (2)对墙、柱面的垂直度与水平度进行测量和放线: 1)根据石材固定方法,确定墙、柱基本与石材表面距离一般为湿贴50毫米,干挂100毫米左右,在地面弹出石材完成面的位置线。 2)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墙、柱的时间尺寸进行排版,在墙面弹出石材分块线,确定石材加工规格。 (3)墙面放线除保证原有变形缝(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的变形功能和饰面的完整美观。在连续性宽大面积的墙面石材密拼时应与设计商定变形缝位置,设计不确定的,连续性墙面每15-25米,应设置5毫米-8毫米的变形缝。 (4)墙面底部踢脚线与地面交圈块材的分缝应相接(通缝)或有规律相接 (5)顶部线条收口与吊顶块材的分缝相接(通缝)或有规律相接。 5.2.2墙、柱干挂石材放线 (1)根据墙、柱干挂石材的连接(挂件式、背栓式)形式,确定立杆的品种,弹出立杆间距。 (2)根据立杆固定方式(如墙、柱预埋件不能满足需要时应确定化学锚栓、金属膨胀螺栓的品种),弹出固定各立杆的间距(多孔砖、常规粘土砖的墙面两侧应金属垫板),不小于直径12穿墙螺栓将其同砌体牢固连接在一起)。 (3)根据石材分块线,确定墙、柱石材横杆位置,弹出各个横杆的间距。 (4)根据墙面阴、阳角和门套线条形状,弹出各收口部位的完成面线。 5.2.3墙、柱粘接石材放线: (1)小规格板材湿贴放线: 1)在已找平的墙面、柱面或门窗上用线垂从上至下吊线,确定饰面板材的表面距基层的距离,一般板材完成面距结构层的距离:10毫米厚薄板为15毫米左右;20毫米厚厚板为25毫米左右(即板厚+结构层厚)。根据垂线位置,在地面上顺墙面或柱面弹出板材外轮廓线(即第一层饰面石材完成面线)。 2)弹出第一排的标高线,将第一层板得下沿线弹到墙上。如果有踢脚线,先将踢脚板的上沿线弹好,然后再考虑板面的尺寸和缝隙。在墙上弹出板块的分块线。 (2)大规格板材湿贴放线 1)用线垂从上至下吊线,确定板面距基层的距离,要考虑板材的厚度,灌缝的宽度及钢筋网所占的尺寸:一般为50mm左右。 2)尺寸确定后,将线垂按确定的尺寸垂到地面,并弹出板材外轮廓线。 3)高度超过5米以上,每个部位,按外轮廓线在左右拉好垂直的钢筋线;同时按标高弹好水平线(即第一层饰面石材完成面线)。 4)安装板材总高度及缝隙,进行分块弹线。依次基础线,在墙上弹出分层板的标高;如有铁脚板,应将踢脚板的上沿线弹好。 5)大规格板材柱面放线应先测出柱子中心线和柱与柱之间的水平通线,并弹出柱面板材的分块线。 5.2.4地面放线 (1)核对公共区域与一般房间、用水房间、机房等、楼梯、电梯、扶梯等得地面标高。 (2)按照施工图或翻样图纸,按墙面的基准线确定地面面层标高,在墙面上弹出水平线,并在主要部位弹出相互垂直的控制线,用以控制石材板块的位置。 (3)地面石材有拼花的,应先施放拼花的定位线。 (4)与走廊直接连通的房间或者有套房的房间,应保证地面板材的接缝直线贯通;如走廊与房间地面的石材品种不同,分界线应设在门扇中间或采用过口石材断开。 (5)地面石材应在进门处排版、非整块石材留在不明显处.
(6)石材地面(柱、垛、楼梯平台)的圈边和石材踢脚线应与地面块材拼缝连接(通缝)或有规律相接 5.2.5吊顶放线 (1)根据设计标高在四周墙面上弹出吊顶标高控制线。 (2)按吊顶石材放样图在顶板上弹出龙骨固定点位置。
参考文献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3] 天然石材装饰工程技术规程(JCG/T600012007) [4]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DB11/T512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