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期刊
        协会期刊
 

 

 
协会期刊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期刊
 
如何做好工作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6年6月16日 信息来源:扬州市装饰行业协会
                                   江苏建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张中华
    二零零五年六月,我从湖南工程学院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来到江苏建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作。
    屈指算来,已经九年了。九年的时光,相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可能还不算太长,但是对于只有三、四十年的职业生涯而言,却不算短了。如何做好工作,九年的实践使我有了几点感悟,今天写出来,以求与同龄人交流共勉。
    第一、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们无法要求客观适应主观,但能够努力使我们的主观去迅速地适应客观。
当年,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尽管在毕业之前学校给了我们不少就业方面的指导,但还是觉得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一时难以适应。有时在睡梦中依然游荡在美丽的校园里;有时一觉醒来,居然还是觉得躺在学生宿舍的床上--几度唏嘘、几多彷徨。
客观现实坦率地告诉我:学生时代已经渐行渐远!现实是我们每天都必须认真面对成堆的图纸和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这是不容回避的。所以,我便有意识地有时甚至是强迫自己去适应客观工作环境,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第二、要有健康的价值观。人的价值,我以为关键是看你能否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很多年轻的同志总是认为:搞建筑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只是整天与钢筋、混凝土还有老实巴交的农民工打交道,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必要时还得整夜连轴转。是的,我们不否认这个事实,因为工作需要这样。
    没有这样的工作,“安得广厦千万间”?没有这样的工作,哪有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没有这样的工作,哪有江河之上的座座桥梁?没有这样的工作,哪有绵延万里的公路、铁路?所以,我们的工作意义实在很重大。
    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哪一份工作没有如此的酸甜苦辣?而且,世界上的工作,从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则在于怎么去认识,怎么去看待,怎么去把握。有故事说:一个木匠砍了一棵树做了三个木桶。一个木桶用来装便尿就叫粪桶,众人躲着;一个木桶用来装清水叫水桶,众人用着;一个木桶则用来装美酒叫酒桶,众人品着。
    由此看来,木桶是一样的,似乎是因为装载的东西不同而命运也就不同了。其实,未必如此。三个木桶的价值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完全一样的:都在为社会服务。只是承载社会责任的方式不同而已,所以少了谁都不行。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第三,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我们青年同志可能有某些优势,比如刚出校门,有一定的书本知识;因为年轻,脑筋好使,思维灵活,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年长的同志稍微强一点,等等。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就目空一切,在工作中则应该要夹起“尾巴”做人。要善于学习,要勤于学习,要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这里所指的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做人的规矩道理的学习、工程实践经验的学习等等。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在工作中只有边“干”边“学”边“问”,我们才能有学问,才能有本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第四、要有做事的主动性。这里的意思有两层:一要“主动”,二要“去做”。有主动性的人,事情总是做不完的;也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有“主动性”。为什么要做事,因为只有做事,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增强自己的能力。大事小事都要做,千万不能“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事无巨细,最好要亲力亲为。
    只有参与了、实践了,我们才能知道其中的关键所在;只有参与了、实践了,我们才有可能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只有参与了、实践了,我们才有可能为未来的人生积淀广博的知识和管用的学问。
    第五、要有思考的习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愚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可见,为了不至于陷入“愚笨”的境地,就一定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是极其重要的。
    会思考问题,就能发现问题;能发现问题,就能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能够解决问题,就能增强自己的能力。这是规律!
我们要学会立足全局考虑问题,诸如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都要兼顾到,不能只活在自己的意识里、圈子里、世界里,不能一事当前,总是先替自己打算。要反复考虑工作的具体要求、寻找施工的合理流程、预测事情可能会出现的几种结果。
所以,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开动脑筋、拓宽思维、深思熟虑,力求方案成熟、程序最佳、成本经济、效果理想、各方满意。
第六、要培养沟通协调能力。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是我们做好所有工程的非常重要的关键之一。只有经常沟通,才有可能保持信息畅通,才有可能使关系协调。
    当然这里面会涉及到许多问题,比如有施工图纸的消化问题、有推进工程的技术问题、有沟通交流的火候问题、有语言表述的技巧问题等。
    要学会并善于与领导沟通。领导需要的是你的实际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而不仅是你温柔和顺的态度。向领导反映问题时,要能够对问题进行客观而准确地陈述,要有自己对该问题的分析,要有自己解决该问题的预案(最好能准备三套以上的预案)。对问题的分析,最好要用具体的数据、客观的事实来支撑,拍脑袋、信口开河的话说不得。万不能只摆问题而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客观上没有谁比得上你对这些问题的根根底底、来龙去脉的了解,以及解决方案的思考成熟度。
    此外,还有与同事沟通、与施工人员沟通的问题,这些都是很有讲究的。我们在交际、沟通、协调的过程中,切忌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旁若无人傲慢无礼、夸夸其谈离题万里。
    第七、要有正常人的心态。作为平常人、正常人,最起码要有责任感、感恩之心和必要的防范之心。
    要常怀责任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那他什么事情都干不了。没有责任心的人,遇事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诿责于他人,就是说自己“我不懂”。久而久之,便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武不成兵文不像秀才。年轻的朋友,大家想一想,长此以往,这个社会还要我们干什么?我们的生存价值在哪里?由此可见,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心。于古于今,于今于后,于国于家,于公于私,于大于小,均无例外!
    不管是公司的机关层面还是具体的项目层面,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组成部件。如果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事情干到101%,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有了1%的搭接,事情就会很顺利地得以开展;相反如果每个人只将自己的事情完成到99%,人与人之间将无法形成搭接,事情便难免会产生脱节,以至于造成损失。
    要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所以,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对尊长,还是对企业、社会,都要常怀感激之情。不要总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进步都是个人的本领;而相反的倒是一个人的能力、能量在离开集体、社会之后,便微乎其微、非常渺小!
    要常怀防范之心。首先要有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在施工现场要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因为施工现场的安全常有变数,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对企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其次,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危险源,要及时汇报并迅速果断进行处置,确保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留安全隐患;不给自己、他人和集体酿成损失。
总之,要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以求不断提高。

 

协会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毓贤街商业街区20栋 联系电话:87326539
Copyright @ 2013 Tobos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装饰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9351号-1 苏公网安备321002020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