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日模邗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张明技 【摘要】三盛国际广场是扬州西区大型商业广场,占地面积约59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将成为集购物中心、潮流街区、精品住宅、商务酒店和五星酒店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的都市综合体。本案装潢设计中遇到了空间狭窄,区域划分难度大等一系列的制约,通过综合利用装潢语言,本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逐一解决。本文重点就销控区设计思路和沙盘区设计思路进行了整理。 【关键词】三盛国际广场;售楼部;混搭风格;专一主题; 混搭风格是小空间设计中最节约空间的空间划分方法。本文在三盛国际广场售楼部装潢时,发现装潢空间呈现Π型布局,小空间较多,可利用空间较为狭长。所以使用混搭风格成为了该空间装潢中的必然选择。但在实际装潢中,本文结合楼盘销售定位,选择了温馨中不乏大气的专一风格。实际设计效果与本风格预期基本一致。 1. 工程实例 销售中心是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形象工程,也是展示商业房地产项目真实实力的中心场所。在商业房地产逐渐向着买方市场过渡的今天,售楼部装潢成为商业房地产营销的关键宣传方法。 三盛国际广场是扬州西区大型商业广场,占地面积约59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三盛国际广场项目成立后,将成为集购物中心、潮流街区、精品住宅、商务酒店和五星酒店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的都市综合体。本案定位为高端持有型房地产项目,项目给投资人带来的增值空间是销售的核心卖点,而此卖点需要在售楼部装潢风格中得到最核心的体现,此要求也是售楼部装潢的专一主题要求。 作为三盛国际广场的销售中心,本案力求以商业广场的氛围为设计基本理念,突出“现代、商务、明快、艺术”的基调,以天然实木及石材为主材,再配以现代风格的家具配饰,力求给人以一种商务、时尚、舒适温馨的空间体验。 2. 整体风格及布局 每一个装潢工程都有着特定的局限性,本案售楼部受到建筑体积限制,布置楼梯后呈现典型的Π型布局,小空间较多,可利用空间较为狭长。如果采用传统装潢设计方法,无法体现售楼部温馨中不乏大气的装潢特点。针对此难点,设计师使用了破除常规的空间放大装潢方法,使得售楼区的视觉空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 本案采用了较为大胆的混搭模式,此模式向中式简约风格与欧式简约风格混搭在一起,使用销控区主题墙和沙盘区主题墙分别凸显两种风格的主线,而此两种风格在宽度不足5米的过道处得到了没有任何物理分割的有效划分。而此两种风格均没有脱离前述高端持有型商业房地产销售空间的主题要求。该售楼处整个装潢风格延续了强对比色的配色模式,销控区采用了以黑色为主的深色墙面配合白色为主的天花板和地面的配色模式,而沙盘区引入了整面主题墙的偏中简风格的原木色墙面。且原木色主题墙对面采用了液体蜡抛光处理的米黄色天然石材墙壁进行了搭配,使其与销控区的黑白配形成了典型的对比。 从整体装潢上来,首先,地板的整体对缝拼贴,使得多个空间联系成了一个整体,天花板采用整体吊顶的方式,使用点阵式LED光源,不破坏吊顶的整体感,更增加了空间的延伸感觉。其次,在空间内使用了抛光石材、金属、镜面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空间在感觉上实现了倍增。 售楼部以突出商业范围为基调,大厅地面由白玉兰石材和灰木纹石材组成宽细不一的线条,墙面同样采用白玉兰石材,立柱采用灰镜及镜面不锈钢线条,形成造型的整齐、秩序、游离、节奏等视觉效果。顶面采用石膏板和软膜放光顶的几何图案造型,透过设计元素的铺成,展现了一种未来科技感。每一个造型元素都具有能量,将这些能量联接在一起便创造了视觉的运动效果。 二楼洽谈区以简约舒适风格为主线,地面满铺地毯,点缀了一些精致典雅的时尚元素。布局规整有序,动静分区明确,空间贯穿联系脉络清晰,使商业氛围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家具布置与空间密切配合富有时代感和整体美,满足了人们细腻、温婉的情感需要。 3. 销控区装潢特点 销控区是售楼部的最核心位置,也是售楼部的门脸所在。较多的销控区均是布置一个吧台,然后在吧台后方放置一个LOGO墙,表明楼盘的名称。此种销控区装潢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高端楼盘的销售需求。 本文销控区与客户休息区之间仅有不足5米的空间,如果不能对该空间充分利用,会让销控区显得较为狭窄。本文使用最传统的方法,使用带有纵向不规整条文的大理石进行铺贴,从视觉上充分拉伸该空间。传统方法做到一丝不苟,也可以显现出较好的效果。但单纯使用此种方式进行空间拉伸是远远不够的。 多样化镜面反射的使用在本空间的拉伸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销控区两侧规划出宽度较大的隔断,隔断前沿使用了大面积镜面拉伸空间,此种方式也属于较为传统的空间拉伸方式,但本案设计中使用了一点创新,使用镜面马赛克分割大面积镜面与相邻空间,使得大面积镜面的空间拉伸效果反而得到了无界的扩展。 与此同时,销控区吧台正面和侧面均采用了液体蜡抛光的天然石材表面,其镜面效果虽然与大面积银镜表面有差异,但其空间拉伸效果与两侧镜面拉伸效果相互呼应,让整个空间实现了纵向的倍增。 销控区背景将同样采用了液体蜡抛光的天然石材表面,但石材使用深色材质,且被切割为小块重新拼贴,拼贴时流出较大的拼贴角度差异,让整个后方空间的光线彻底打散。这一过程犹如中国画的留白效果,虽然没有充分的镜面放大,但给观察者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说,此背景墙是本案销控区的点睛之笔。 灯光控制方面,本案销控区的灯光布置较为简约,销控区吧台上方的主灯采用了长条装LED灯照明,照明使用了吧台表面作为一次反射面。而销控区两侧使用了较大体积的壁灯作为点缀。整个销控区没有使用示廓灯和景观射灯,显得干净利索。 4. 沙盘区装潢特点 沙盘区空间相对稍大,但因为沙盘区是售楼部客流量最大的区域,所以在布置下足够大的沙盘的同时,需要有足够大的讲解区。显然本案提供的空间不足以实现这两个足够大的要求。所以,本案沙盘区使用了较为极端的方式,将沙盘的三面嵌入到一个较狭窄区域中,使得此三面的观察路径宽度均小于1.5米,而讲解区设置在沙盘区的正面,此空间正是销控区前方5米空间的延伸。 为了分割该区域,继续沿用了整体吊顶的沙盘区空间,吊顶材质从石膏吊顶材料变化成了磨砂水晶玻璃材料,米字型的骨架与面状LED光源配合,将沙盘区从阵列点阵光源转化成了面状光源。光线环境的变化与吊顶层次的变化,将此区域从视觉上划分出来,而边界位置沿用了设计师的一贯风格,并没有布置专门的物理隔断。 沙盘区从墙面处理上也进行了空间划分沙盘区的墙面改变了其他位置以高反光材料为主的装饰风格,而改为以实木骨架配合染色水晶玻璃为主的装饰风格。此装饰风格从欧简风格直接变化为中式风格,让空间变化的感觉直接凸显。与此同时,墙面处理的米型骨架与天花板的米型骨架相互呼应,在本空间内形成了一个整体。沙盘区采用了该中式屏风作为主题,且主题墙放置在了投资客户面向沙盘时的背面,且主题墙兼做对外临时通道的作用,此装修风格沿用了实用主义风格,且不乏大胆的有新意的创新。而此主题墙虽然在传统用色和混搭模式中属于一般设计师不敢轻易尝试的搭配模式,但在本案实际应用中,反而起到了较好的衬托效果。 沙盘区空间的设计思想可以概括为两点: 首先,使用无边界空间划分的理念,通过在连续平面中直接发生变化,甚至敢于从黑色到原木色的不和谐色过渡实现和谐的空间划分感觉。空间划分时反而不拘泥于空间转角的变化,而是充分利用颜色和装潢风格的变化强行划分空间,起到了在狭窄空间中实现大空间感觉的感性划分。 其次,空间的整体连续性得到有效的保护。沙盘区与销控区在物流空间上完全连接,而此连接通过一个较窄的通道实现互通。在这个空间中,如果不考虑空间的互通性,会使得空间划分显得过于突兀。所以,本文在吊顶变化的同时,保持了整体的吊顶风格,沿着吊顶边缘维持了整体石膏吊顶配合点阵式射灯的延续方法。地面的花纹对缝方法也保持了一致性。 空间视觉冲击的感性划分与地面和吊顶的风格延续,构成了本案沙盘区的矛盾统一,也传达了设计师的空间哲学思维。 5. 结束语 精于心,简于形;雕于石,琢于玉。室内空间的设计基本构成要素为点、线、面和空间,针对本案,我们充分运用了点线面的空间设计语言。通过空间造型的设计在空间里演绎无声流动的韵律,通过对自然材料的综合运用,转化到空间设计中,创造出和谐统一,更具魅力的室内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智雪; 吴智萤.室内设计中的混搭风格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9(09):13-15 [2]李梅艳.推陈出新与混搭风格—现代居住空间室内陈设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3.4(04):99-101
|